通江县铁佛镇5800多名村民,盼望还座“民生桥”~
本帖最后由 所蔚 于 2019-5-28 10:28 编辑尊敬的各位好友,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看这封信。这是一个村名写给上级领导的信、是一封救命信。我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铁佛镇黄嘴头村的一个小村民,这封信同时也是代表了迫切需要政府出面解决民生、民计的问题的6000多名父老乡亲的心声。
事件追诉:黄嘴头村位于通江县铁佛镇河西,总人口近3000人。因地理位置偏僻,大河阻隔造成交通闭塞,经济贫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极不方便,过去被称为有名的“黑三角”。
为了解决求学,行路,赶集,办事及其困难,当地老百姓发誓自力更生。90年代初,作为国贫县的贫困村,在全村人均收入不到400元,农民负担重,生活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广大干部群众,痛下决心,咬紧牙关,勒紧裤带,节衣省食,连续两年人均集资150元,终于在1989年元月,河西三村(黄嘴头村、小岭子村、熨斗山村)近6000多名村民,卖鸡卖蛋卖口粮,勒紧腰带出义工,多少汗水、多少泪,多方筹集资在河面上浴血奋战两年多时间,终于修建了阻碍河西三村发展的“漫水桥”。更有本村老干部日夜奋战累死在桥上的悲壮。
这座“漫水桥”建成以后不仅方便了河西三村的老百姓,而且还辐射了以铁佛镇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周边的三溪乡爱国村,广纳镇附近几个村都在铁佛镇赶集,求学,也极大的带动了铁佛镇的经济。
千年天暂变通途,从此“黑三角”永远成了过去。17年来,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黄嘴头人民,依靠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凝铸的大桥,通过建交通、育产业、强基础、促发展,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黄嘴头村漫水桥桥不仅为本村,应该说为整个铁佛镇及周边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带来了为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誉为我们的生命桥、致富桥。
然而在这座生命桥通车不到10多年时间,就在2008年8月份,平昌县在下游修建了双滩水电站,(以下简称“巴河公司”)水位比平常高出10倍左右,从此这座民生“漫水桥”被淹没。通江县铁佛镇河西三村几乎形成“孤岛”,6000多村民“民生”似乎被遗忘。从2008年开始多次找政府解决无实际结果。从村里到镇里,“便利”成了奢侈品,绕道360度,阻断了多少人的多少“梦想”。
政府原本承诺立项另建桥梁,当地村民也就无私奉献、踊跃支持,谁知确成了一场“梦”。继后,通江县委、政府迫于压力,用老旧、淘汰的“渡船”临时替代桥梁,帮助村民们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渡船在使用过程中更让村民们“纠结”,风吹不能推、大雨不能推、早晚不能推、洪水更不能推,驾驶员与船师傅打架无数次,有甚至更是大打出手,流血住院。船师傅为了安全很为难,但是,更难的是河西三村那些村民。2008年汶川地震时,救灾物资不能及时运进、伤员不能及时送出到铁佛镇医院医治。河西三村的留守老人、儿童多达2000多名,看病住院更是无法保障,这几年来,5位急病老人为此不能及时送到镇中心医院而延误抢救、离世而去。更有厉害的是要去铁佛镇读书的那些孩子们,由于桥被淹没,阻碍通往铁佛镇的中心学校,可谓这些孩子们在求学是坎坷曲折。同时也就造成了河西三村很多户村民因为孩子上学被迫在铁佛镇买房、租房生活,离开或奔波于祖祖辈辈生长和养育的地方。历年汛期是河西三村人民的“噩梦”,双滩河电站下闸蓄水,上河水位陡涨20米,不但阻断通行还淹没了大量森林和农田。
巴河公司当时关闸蓄水的期间是在当地政府和河西几个村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关闸蓄水造成了当时几个村的车辆和老百姓生产生活物资卖不出,运不进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河西人民从来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曾经我们几个村是全县穷出了名的所谓黑三角,路不通,村民就集资修路,电不通依靠人力拉电线才通电。河里水位上涨,不能过河,我们就自己建桥。建桥期间更有黄嘴头老书记李占义是累死在那通往外面的生命桥上,我们的父辈们建桥抬石头肩背上都留下了肉包。
所以,河西村的村民能不问巴河公司要桥吗?河里的码头那是政府临时给我们出行解决问题的,河西人民从来不会放弃漫水桥的。因为有它,我们才知道什么叫艰辛,什么叫致富,什么叫生命通道!
政府也难,没有钱什么都是空谈,但是再难工作还是应该继续。2008年9月23日,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协调解决双滩电站淹没区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就明确提出“着手规划建桥解决过河问题。由通江县迅速抽派技术力量实地测设,将铁佛镇黄嘴头村漫水桥处的桥梁纳入交通建设”十二五”规划。”可是,事隔现在5年有余,到目前为止杳无音讯,政府及相关部门无数次推诿,至今未有准确消息;河西三村村民真是有苦难言。
巴河公司漠视人民财产,藐视老百姓的利益,至今为止未对该桥不作任何赔偿。同时也没给老百姓明确告知的情况下,擅自下闸蓄洪,淹没了我们大量农田、森林。被淹没的的大桥,一去不复返。突然间中断交通运输,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受灾户建房被迫停工,家副产品和所需生活物资不能运输,项目建设无法实施,小春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老百姓怎么不会倍感愤慨。
? 黄嘴头人民以国家利益的大局为重,坚决执行巴市会议纪要,巴河公司违背市会议纪要精神,强行蓄洪,撕毁巴中市政府的承诺,严重损害了黄嘴头村6000多人民的共同利益,我们已是仁至义尽,忍无可忍!为此全村人民强烈要求巴河公司开闸泄洪。
还我漫水桥!!成了我们共同的心声。强烈请求人民政府为人民作主,维护我们的合法利益。大声疾呼各届人士为我们声援。
我身为土生土长的黄嘴头子女,在外务工的我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现在的变化很让我痛心啊!漫水桥对于河西3村来说是生命之桥,是通往各大城市的经济命脉!现在他遭遇不测我们应该用法律、请求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和中央出台的关于三农政策来为自己讨回公道!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还座“民生桥”
一座桥,可以改变铁佛镇河西三村6000多人肩挑背磨的生活、可以便利十几万人的通行。
一座桥,可以解决上千名学子上学难题、带动上万村民发家致富。
一座桥,可以保障更多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等不来、未找到,我们迫于无奈在此呼吁!
在此希望省委为我们老百姓当家做主为我们河西人民解决困难! 四川省通江县铁佛镇河西三村全体村民
有后续吗?桥修好了没有呢?
通江不知道,巴州区好多干部民生问题上都是无能,捞油水都是人精。
民生问题重中之重,面子工程可有可无。
李所蔚 发表于 2019-5-28 11:17
现在采用了人渡和车渡,虽然从形式上是在解决一定的出行,但实际上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特别是每年的下半 ...
不可能坐船过河不给钱吧!是不是让船家赚了个盆满钵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叫共产党人,把人民的利益权益放在首位的人可称人民公仆。
现在采用了人渡和车渡,虽然从形式上是在解决一定的出行,但实际上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特别是每年的下半年,临近春节期间,百姓过河简直就是一种磨难!没有桥,一年两年无所谓!可三村村民等了十几年了!十几年呐,可怜的河西三村!
宁隔三座山不隔一条河!
宁愿要一座很矮但可以通行的漫水桥!
本帖最后由 所蔚 于 2019-5-28 10:27 编辑
村民代表:郭绍伟
一座桥,可以改变铁佛镇河西三村5800多人肩挑背磨的生活、可以便利十几万人的通行。
一座桥,可以解决上千名学子上学难题、带动上万村民发家致富。
一座桥,可以保障更多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生”等不来、未找到,我们迫于无奈在此呼吁!
通江县铁佛镇河西三村几乎形成“孤岛”,5800多村民“民生”似乎被遗忘,从2008年开始多次找政府解决无实际结果。从村里到镇里,“便利”成了奢侈品,绕道360度,阻断了多少人的多少“梦想”。
1989年元月,河西三村5800多名村民,在本不富裕的生活中,卖鸡卖蛋卖口粮,勒紧腰带出义工,多少汗水、多少泪,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一座“漫水桥”,这座“漫水桥”给了河西三村几千村民多少希望。
后来,平昌县修建了双滩水电站,这座民生“漫水桥”被淹没,政府原本承诺立项另建桥梁,当地村民也就无私奉献、踊跃支持,谁知成了一场“梦”。继后,通江县委、政府迫于压力,用老旧、淘汰的“渡船”临时替代桥梁,帮助村民们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渡船在使用过程中更让村民们“纠结”,风吹不能推、大雨不能推、早晚不能推、洪水更不能推,驾驶员与船师傅打架无数次。
船师傅为了安全很为难,但是,更难的是河西村那些村民。2008年汶川地震时,救灾物资不能及时运进、伤员不能及时送出。河西三村的留守老人多达500多名,生命健康无法保障,这几年来,5位急病老人为此延误抢救、离世而去。历年汛期是河西三村人民的“噩梦”,双滩河电站下闸蓄水,上河水位陡涨20米,不但阻断通行还淹没了大量森林和农田。目前,河西三村很多户村民因为孩子上学被迫在铁佛镇买房、租房生活,离开或奔波于祖祖辈辈生长和养育的地方。
政府也难,没有钱什么都是空谈,但是再难工作还是应该继续。2008年9月23日,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协调解决双滩电站淹没区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就明确提出“着手规划建桥解决过河问题。由通江县迅速抽派技术力量实地测设,将铁佛镇黄嘴头村漫水桥处的桥梁纳入交通建设”十二五”规划。”可是,到目前为止杳无音讯,政府及相关部门无数次推诿,至今未有准确消息;河西三村村民内心特别苦楚和委屈。
建设、发展是好事,“民生”也是大事,为何不能“发展”与“民生”共赢呢?
河西三村村民自筹资金营造的民生“致富梦?难道就在“发展建设”中“淹没”?
漫水桥。我亲眼见证。我是铁佛人。我更是河西人。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这座桥正在修建中。记得我初中。读一期学才75元。而我家为建这座救命桥,有望改善河西三村5800多人民生计的这座漫水桥。人均投入近300元。那是1989年。农村还没有减征减税。可以想象,老百姓是如何度过的。但为建这座桥,父辈们还是情愿的付出了。
如今,我的父辈即将离世。当初建好的桥,却被双滩水电站赚钱发展而深埋在水底。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的呼声没有官僚的鼾声重。百姓胳膊永远拧不过官爷的大腿。深知,力量浅薄,但,还得呼喊!!
上正中歪下不稳 勤穷懒富官发财。
父辈叮咛:有一天,他离去,还回老家。但他们的桥没了,这里的风俗,中途就不能歇着。过着趸船,不踏实。多少老人这么想着!!!
还我的桥,必须还。这是百姓的桥。生命之桥!
还我的桥,必须还。这是通江县铁佛镇河西三村5800人民的桥。 出卖我们的利,骗淹漫水桥,最后看透这里我们眼汨掉下来,新桥也不修,规划也不划,上学和赶集,咱们跑通江转圈圈,当初要建水电站,建了就建了,白天黑夜工地一片忙,颠倒黑与白,水电站不是你想建,想建就能建。半年后看漫水桥,等你一起来精彩?
出卖我们的情,骗了说造桥,最后看透这里我心里真心累。建了码头和渡船,新桥也不规划,上学和赶集苦了学生娃,当初是你要建,建了就建了,生疾病的人啊要过河,白天还可以,晚上到处急,漫水桥不是你想过,想过就能过。
五年后看漫水桥,等你一起来精彩?
出卖我们信,骗了我们意,看到痛苦的守家人,我们眼汨暗自流,这边生急病,那边赶时间,付出再多的口舌,渡船照样在常规,亲人去世了,我们也无夸,当初要建桥,交给政府来安排,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只有有钱有后台,其实政府也为难,我们也明白,希望大家好,尽量把桥规划,
出卖我们的信,百姓被忽悠,每人只能靠上访,左等右等,等来了待批两个字,真让人悲哀,漫水桥不是你想过,想来就能过,最后过漫水桥如登天,你一句我一言,组织省上去现场上访, 说一千道一万。群众的呼声没有官僚的鼾声重。百姓胳膊永远拧不过官爷的大腿。深知,力量浅薄,但,还得呼喊!!
上正中歪下不稳 勤穷懒富官发财。父辈叮咛:有一天,他离去,还回老家。但他们的桥没了,这里的风俗,中途就不能歇着。过着趸船,不踏实。多少老人这么想着!!!
还我的桥,必须还。这是百姓的桥。生命之桥!
页:
[1]